现在,社会注重并提倡节能减排,绿化环境。LED灯能源市场中的发光二极管所构成的背光、LED日光灯、户外照明灯及面板市场有着明显的节能优势。亦被许多商家所看好,并将LED灯能源市场称之为近几年出现的“朝阳行业”。为此,也有很多不太懂LED技术的商家一哄而入。但真正进入此行业之后,发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技术问题。今天,笔者将拥有多年的技术经验做出部分汇总,供大家参考,如有不足,请包涵。
发光二极管的检测
1.普通发光二极管的检测
(1)用万用表检测。
利用具有×10kΩ挡的指针式万用表可以大致判断发光二极管的好坏。正常时,二极管正向电阻阻值为几十至200kΩ,反向电阻的值为∝。如果正向电阻值为0或为∞,反向电阻值很小或为0,则易损坏。这种检测方法,不能实地看到发光管的发光情况,因为×10kΩ挡不能向LED提供较大正向电流。
如果有两块指针万用表(最好同型号)可以较好地检查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情况。用一根导线将其中一块万用表的“+”接线柱与另一块表的“-”接线柱连接。余下的“-”笔接被测发光管的正极(P区),余下的“+”笔接被测发光管的负极(N区)。两块万用表均置×10Ω挡。
正常情况下,接通后就能正常发光。若亮度很低,甚至不发光,可将两块万用表均拨至×1Ω若,若仍很暗,甚至不发光,则说明该发光二极管性能不良或损坏。应注意,不能一开始测量就将两块万用表置于×1Ω,以免电流过大,损坏发光二极管。
(2)外接电源测量。
用3V稳压源或两节串联的干电池及万用表(指针式或数字式皆可)可以较准确测量发光二极管的光、电特性。为此可按图10所示连接电路即可。如果测得VF在1.4~3V之间,且发光亮度正常,可以说明发光正常。如果测得VF=0或VF≈3V,且不发光,说明发光管已坏。
2.红外发光二极管的检测
由于红外发光二极管,它发射1~3μm的红外光,人眼看不到。通常单只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射功率只有数mW,不同型号的红外LED发光强度角分布也不相同。红外LED的正向压降一般为1.3~2.5V。正是由于其发射的红外光人眼看不见,所以利用上述可见光LED的检测法只能判定其PN结正、反向电学特性是否正常,而无法判定其发光情况正常否。为此,最好准备一只光敏器件(如2CR、2DR型硅光电池)作接收器。用万用表测光电池两端电压的变化情况。来判断红外LED加上适当正向电流后是否发射红外光。其测量电路如图11所示。
二、LED发光二极管并档使用
在LED的应用领域中,经常会遇到几颗LED同时并联使用的情况,由于LED自身电压、波长、亮度的不一致,许多颗二极管并联在一起使用会有颜色不一致,亮度明暗不一样等情况,故在使用时需考虑如下原则,以免造成使用效果不理想:
在同一个产品中,尽可能使用同一个档次的产品,若不能满足则考虑下述几条
同一产品中,保持LED的电压(Vf)一致的前提下,考虑同一波长,相邻亮度档的产品,如蓝色有343#、443#、543#、533#、433#,若用443#的不够时,则并用543#或343#。
视客户产品的质量状况,原则上同一产品,尽可能不要跨档;如343#与543#尽可能不要用在同一产品上。
如第2条仍无法满足的前提下,则考虑LED电压相同、波长相邻、亮度相邻/同第2条举例雷同。
仅串联线路则重点考虑以波长一致,电压一致之先后顺序考虑。
在产品使用需多个排列时,不同产品则重点考虑波长一致,亮度一致的先后顺序排列。
我司产品(东莞畅联光电)在发货时均是采用自动分光机来分光、分色、分电压,一般同一包装袋内均为同一个档次之产品。
以上仅为LED并档使用的推荐办法,在实际生产中,用户则可以根据自己产品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或以其它的办法使用。
三、应用常识
LED焊接条件
(1)烙铁焊接:烙铁(最高30W)尖端温度不超过300℃;焊接时间不超过3秒;焊接位置至少离胶体2毫米。
(2)波峰焊:浸焊最高温度260℃;浸焊时间不超过5秒;浸焊位置至少离胶体2毫米。
引脚成形方法
(1)必需离胶体2毫米才能折弯支架。(2)支架成形必须用夹具或由专业人员来完成。
(3)支架成形必须在焊接前完成。 (4)支架成形需保证引脚和间距与线路板上一致。
四、清洗
当用化学品清洗胶体时必须特别小心,因为有些化学品对胶体表面有损伤并引起褪色如三氯乙烯、丙酮等。可用乙醇擦拭、浸渍,时间在常温下不超过3分钟。
五、静电防护
静电和电流的急剧升高将会对LED产生损害,InGaN系列产品使用时请使用防静电装置,如防护带和手套。
注意:使用时人体放电模式HBM<1000V;机器放电模式<100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