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球电源管理芯片市场销售额为136.6亿美元,同比增长5.3%,继续保持增长势头。然而,由于2011年欧美债务危机持续发酵导致整体消费水平不足,下游电子产品的需求并没有得到充分释放,从而使得上游电源管理芯片市场的发展较为缓慢。加上2010年市场基数较高,因此全球电源管理芯片市场增长速度较为缓慢。
国内厂商在中低端取得突破
经过近几年的积累和发展,中国电源管理芯片企业开始崭露头角。
全球市场中美国电源管理芯片企业众多,技术实力较强,处于领导地位。TI、飞兆、IR、美信、ADI、ON Semiconductor、Intersil和凌力尔特等众多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全球领先。其中,飞兆、凌力尔特、On Semiconductor、Intersil和IR等企业都是以电源管理为核心业务领域。日本电源管理芯片企业的市场影响力仅次于美国,包括瑞萨、东芝、罗姆和富士通等,但很多企业的核心业务并非电源管理芯片。与美国和日本相比,欧洲的半导体企业数量不多,具有代表性的电源管理企业仍然是ST、恩智浦和英飞凌3家半导体大厂,与东芝、瑞萨等日本企业类似,电源管理芯片产品只是这三家大厂众多产品线中的一个。其中ST的电源管理芯片产品线相对较全面,但这三家企业在各自的领域里都有较强竞争力。
我国台湾电源管理芯片企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拥有Richtek、富鼎先进(APower)和茂达(Anpec)等一批企业。在产品方面,我国台湾企业主要偏重于DC-DC领域,主要产品包括:LDO、DC-DC、电池管理、LED驱动等产品。得益于我国台湾和大陆发达的电子制造业,台湾电源管理芯片主要应用于PC主板、显卡、DC、PND、显示面板和LED等领域。从我国台湾电源管理芯片企业的市场分布来看,我国大陆和台湾是最大的应用市场。虽然我国台湾企业在市场份额和技术上都落后于欧美企业,但我国台湾企业数量众多,发展迅速,未来市场影响力将会逐渐增强。
2011年,中国电源管理芯片市场销售额实现411.1亿元,同比增长6.2%。中国电源管理芯片市场发展速度一直高于全球电源管理芯片市场的发展速度,但从近年来的发展来看,中国市场的发展速度与全球市场的发展速度越来越接近。
中国电源管理芯片市场的竞争格局与全球市场的竞争格局类似。无论是市场还是技术,欧美企业都占据绝对优势,尤其是美国企业,市场份额一直保持较大的领先优势,且企业多数专注于模拟器件业务。然而,由于电源管理芯片进入门槛较低,经过近几年的积累和发展,中国电源管理芯片本土企业也开始崭露头角,诸如岭芯、圣邦微电子、长运通、芯原科技、深圳美芯等企业迅速成长,在一些中低端电源管理芯片产品市场取得一些突破,例如LDO、DC-DC和LED驱动等产品领域。虽然国产电源管理芯片品牌逐渐得到业界认可,但是在短期内还无法对欧美企业形成实质性威胁。
1A充电器驱动IC
2A充电器驱动IC
充电器驱动IC芯片TX124D